耆迹风采 | 彭德泉:他用双手还原历史的真容,没想到自己差点成为历史

  • 发布时间:2017-05-31 11:28:51
  • |
  • 作者:广汉市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224次
彭德泉
民营古籍保护修复的带头人


“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

一份坚守、一份执着,

对文艺工作的热爱,

彭德泉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的一腔热情,

迄今为止,仍没有散去。

穿过幽幽长长的琴台古道,横过熙熙攘攘的柏油马路,我们来到了通惠门路25号一处并不显眼而略显简陋的大楼,这里是彭德泉老人和他们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成都基地的办公、修复场地,朴实而无华。

听着彭老的自述,不禁让人想起”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古今两人在文化品格上是何其相似,他们一样的身处孤境、一样的顽强不屈、一样的凛然傲岸。彭德泉老人作为民营古籍保护修复的带头人,他不计功利,一心只想着用心去挽救历史的遗迹,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馈社会,对支持、鼓励和资助他坚持古籍文献修复工作的各界人士都感恩戴德。


五段书香人生,爱书贵如生命


虽然已经年过古稀,但是彭老头发还没白,谈吐清晰,思维井井有条。言行举止,俨然像个40多岁的中年人。说起自己的人生历程,彭老面对记者侃侃而谈,把自己的人生轨迹归结为“读书-唱书-教书-管书-护书”五个阶段。

        彭老是四川通江人,中学毕业就进入川剧团学唱戏,自此走上“唱书”之路;后来川剧团因为社会和政治原因解散;1971年进入教育机构执教10年,在任教期间,彭老以书为友,与书为伴,对书籍产生了特殊的情怀;进入图书馆工作后,他更是与书结下不解之缘,怀着这样一份情怀,他开始从事图书管理工作,这一做,便是20年。

彭老先后在通江县图书馆和巴中市图书馆从事管理工作。在这期间,他为了保护图书古籍而历尽艰辛,他自己回忆那段往事不禁调侃道:“那个时候自己为了图书馆事业,就跟乞丐一样到处乞讨,找书找经费。”透过老人的表情,我看到了他当时虽然艰苦却乐于为坚守文化传承而呕心沥血的快乐。

        在退休前两年,在恩师张德芳先生的提议下,老人便与几位志同道合的老图书馆人开始筹备古籍文献保护修复事业。彭老说“管理图书的时候看到很多古籍残破不堪,而作为图书馆人却无能为力,总想把那些文献修复。”因而,彭老改行做起文献修复工作,至今12载,场地由最初的广汉扩展到成都,员工由5人发展到30多人。在此期间,由于资金欠缺,个中艰辛“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说到资金,彭老嘴上一直提到一个贵人,这位贵人就是冯家辉先生,冯先生在西部文献修复中心最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并且一直为其提供资助数十万元。我想,彭老感激冯家辉先生不仅仅在于其资金上的自始至终资助,还在于冯先生对古籍保护工作的敬畏之心。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早期建于广汉的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没有场地、没有资金、技术力量也很薄弱,修复中心与广汉市图书馆合作,由广汉市图书馆提供场地建立修复基地,修复中心帮助广汉市图书馆修复古籍、培训修复人才。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彭老和他的团队还是自始至终地坚持着他们的人生理念,坚持着古籍的修复,专业队伍逐渐扩大,修复质量不断提高,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先后为广汉图书馆修复明清古籍2000多册、碑刻拓片49幅,整理上架古籍2万多册。迄今为止,彭老说起中心从事古籍修复的艰难历程,都会说:“真的不堪回首啊”。

        2015年,彭老突发脑梗中风,昏迷不醒,因为抢救及时,才得以康复。经历了这次鬼门关之行,他的决心更大了。这背后是一种对信念的坚持,对文化的挚爱,对职业的坚守,这种坚守让他和他的团队,一直走到今天。

彭老说:“员工的付出和收入并不成正比,他们的工资很低。”虽然工资低,但是还是毅然决然选择甘于寂寞、甘于清贫、甘于付出;一件件白大褂的身影、一个个案头的工具箱、一张张仿古用纸,在大门紧闭的修复室中似乎与世隔绝。他们没有香车宝马在大道中潇洒奔驰,没有价值数千万的先进设备,没有大商贾的频繁拜访和主动资金支持,甚至欢快的呼叫声都没有。彭老和他的同事们,就在这座车水马龙的城市中僻静的一隅里,默默的忙碌着、坚守着、奉献着……

团队正在进行文物修复工作

在物欲横流、经济繁华的当今社会,不少青年放弃优厚待遇甘愿来做这种收入很低而又十分枯燥的工作,大概只有坚守着一份对文化的敬畏之心才能这样的安贫乐道吧!

有人说,互联网时代讲的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在彭老侃侃而谈,耐心的给我们讲书画,讲碑帖,讲善本,讲华阳国志的时候,我倒是觉得,这不就是我们身边的那个独具慧眼、充满爱心、可敬可亲的老匠人吗?


虔诚的心愿,卑微的期望


如果说彭老对现在古籍保护抢救修复坚守之外,还有什么期待,那倒令我些许的伤感和遗憾。

彭老说:“如果还有什么期待,那第一个就是希望有个属于自己的工作场所,才能稳定这支专业的队伍;第二个是希望员工的月收入都能在6000元以上;第三个就是扩大团队规模至60人左右。”

摆放修复工具箱一角

文保大楼的三处修复办公場地,都是成都博物院领导为鼓励他们抢救修复更多古籍文献,免费提供给他们使用的。

作为全国最优秀的文物修复团队之一,彭老却希望成员的工资能达到6000。这种收入水平,在成都的核心五城区中,还不够平均房价的最低水平。恐怕大部分在企业中工作过两年的人,都不屑一顾。

而第三个愿望,我们无法直接判断团队扩大一倍的目的,唯一可以臆测的结果就是,工作效率会提升,可以修复、保护的文物古籍的数量会更多。这也许是彭老这辈子坚守的最大的心愿了。

彭老和他的修复团队

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虽然属于民办非企业机构,却是中国最杰出的民间修复机构。说初心,说坚守,说传承,也许都老套了。这个机构,没有什么诱惑的经济、精神基础。但是彭老的团队走过的风风雨雨,就像修复出来的一本夲古书一样,散发着独有的清香气息,充满着一生都讲不完的故事。

信息来源:成都耆迹http://www.pinlue.com/article/2017/05/3109/202268722639.html